【思政第一课】聚焦大湾区发展,拓宽青年学生新视野——记经济与贸易学院2020年秋季大学生思政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0-10-14 | 作者:admin | 来源:未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国家战略,他强调,建设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经济与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袁持平教授长期关注粤港澳合作、广东自贸区等问题,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10月10日下午,袁持平教授在格物楼2B501为经济与贸易学院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生开讲2020年秋季大学生思政第一课: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分析。经济与贸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海峰老师、学院团委书记冒娟老师,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许夏冰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许夏冰老师主持。
图1:许夏冰老师主持
本次活动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况、发展和建设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袁持平教授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该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如何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作为身处于其中的一员,人人都应为大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他鼓励同学们牢记使命,抓住机遇,努力成为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
图2:袁持平教授讲授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接着,袁持平教授为同学们阐述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现状与战略定位。袁教授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最早在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2月18日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袁教授通过数据论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港口吞吐量、人口规模与土地面积对比其他世界三大湾区毫不逊色,让同学们了解到湾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重要意义。另外,袁教授重点阐述了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即世界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图3:袁持平教授讲授中
最后,袁持平教授讲授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变迁路径。他用广东自贸区中的横琴、前海、南沙举例,详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法治、金融、贸易、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同时就该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粤港、粤澳、港澳的积极探索联动发展,形成了协同创新、开放发展的新格局。袁教授还通过剖析五大战略定位为同学们讲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最后,袁教授从战略地位、发展目标、主要规划向同学们分享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至此,经济与贸易学院2020年秋季大学生思政第一课圆满落下帷幕。袁教授从国家战略出发,用宽广的国际视野多角度剖析粤港澳大湾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意义深刻的思政课。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
图4:合影留念
文/廖春如、罗嘉裕
图/温惠婷
初审/许夏冰
复审/邹冰晶
编辑/洪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