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促教 以评促改 助力教学启新篇
——经济与贸易学院开展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活动
为夯实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4月18日至23日,经济与贸易学院组织开展了新教师听课评课专项活动。本次活动由专业主任、骨干教师及学院督导组成听课小组,深入课堂对新教师教学进行“把脉问诊”,通过精准帮扶助力新入职教师站稳讲台。
多维指导促成长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经济与贸易学院通过“集中听课+课后研讨+定向帮扶”的形式,为新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平台,助力其快速提升教学能力与课堂质量。
经济统计学专业副主任李芳凤携骨干教师景曼老师、何长华老师、王伟华老师深入张玉春老师《计量经济学》课堂,听课小组聚焦课程设计的逻辑性与案例衔接的实效性展开细致观察,强调要结合学生基础调整模型讲解深度,通过具象化案例帮助学生跨越 “理论到实践” 的认知鸿沟,为课程的二次打磨提供了清晰的优化路径。

图1 张玉春老师的《计量经济学》课堂
赖丽云老师的《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听课小组则通过课前预讲方式,从学情分析、课堂互动等维度展开细致评议,为新教师优化教学方案提供参考。


图2 赖丽云老师课前预讲《国民经济统计学》
互联网金融专业副主任王艳娜、专业教师冯雨桐老师则全程观摩了李奕思老师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堂,结合行业前沿动态对教学内容提出建议,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
学院教学督导刘欢老师带领专业教师李昀老师、周慧娟老师、李佳蓉老师,对李奕思老师的《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课程进行“多对一”的精准指导,重点围绕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合方面展开深度研讨。


图3 李奕思老师的《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课堂
精准帮扶显成效
课后评议环节中,听课小组秉持“诊断问题、提炼亮点、共商对策”的原则,从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节奏把控、学生参与度等多角度进行反馈。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通过生活化案例降低理论门槛、利用信息化工具强化课堂互动等授课经验,切实帮助新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图4 课后评议指导环节
本次活动,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方建国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新教师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此次听课评课既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更是学院“传帮带”传统的延续。未来经济与贸易学院将持续完善教师成长支持体系,通过常态化听课评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助力青年教师实现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的跨越,为学院学科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王芳
图/经济统计学、互联网金融专业
初审/张小辉
复审/陈佳莉
终审/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