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简称“金交会”)盛大举行最后之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大二、大三的同学们,在互联网金融专业副主任王艳娜老师、互联网金融专业专职教师李昀老师和李佳蓉老师的带领下,满怀求知热情,走进金交会展馆,深度参与这场国家级、国际化的金融盛会,开展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校外实践研学活动。

经济与贸易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师生于金交会合照
金交会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金融展会之一,汇聚了国内外顶尖金融机构、科技巨头与创新企业。一进入展馆,师生们便被浓厚的创新氛围所包围。从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展示,到保险、证券、基金等多元业态的科技赋能;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最新进展,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深入实践;尤其是聚焦金融科技的前沿展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支付清算、风险管理、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案例琳琅满目,同学们在老师们的讲解下零距离触摸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动态。

同学们于金交会交流学习
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访了金融科技展区、数字金融展区以及众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展位。深入了解AI算法在信贷风控中的实际运作、区块链如何确保交易透明与安全、大数据如何精准刻画用户画像并驱动个性化金融服务,观摩学习移动支付、数字货币、互联网保险、P2P借贷转型后的合规平台、智能投顾平台等的最新形态与创新模式,并积极关注行业在强监管背景下的合规发展路径,思考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

同学们自主学习观摩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带队老师们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引导者,随时解答同学们的专业疑惑,并启发大家思考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伦理问题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师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中交流观点,碰撞思想火花,实现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同学们对自身专业的未来前景和个人发展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金交会之行,是一次宝贵的“移动课堂”体验,是经济与贸易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拓展了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的行业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也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金融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变革力量,增强了作为未来金融科技领域从业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前沿,提升应用能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科技人才。
文/陈懿
图/陈懿、李昀
初审/王艳娜
审校/李丹